人才培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 日期:2022-03-21 阅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101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山东省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一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综合育人和终身发展能力胜任中学和其他教育机构数学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五年主要发展预期为:

1.[师德优秀]: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师德高尚,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素养综合]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有数学建模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较高的科学素养,身心健康。

3.[教学力强]掌握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数学教学技能和一定的数学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能够指导中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等创新实践活动。

4.[全面育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具备一定的班级组织和建设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能够结合数学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效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备与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的知识和技能。

5.[终身发展]: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及时了解基础教育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进展;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实现专业持续发展,成长为骨干教师。

二、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热爱祖国,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 [价值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依法执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1.3 [践行师德]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职业价值,具有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1 [职业认同]了解中学教师职业规律和特点,认同教师职业价值乐于从教,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2.2 [关爱学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立志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3 [自身修养]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热爱劳动,身心健康。

3.[学科素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了解数学学科与相关学科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一定的学习科学相关知识。

3.1 [数学基础]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3.2 [学科联系]了解数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动态,理解数学与物理、计算机科学和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数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一定的学习科学相关知识。

3.3 [数学应用]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利用所学知识、方法及数学软件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理解数学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能够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较丰富的教学体验,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具备数学教学研究意识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 [教学基础]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普通话水平与书写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4.2 [教学实施]解数学课程标准和中学生认知特点,掌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加以实施和评价,获得较丰富的教学体验,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

4.3 [教学研究]具备数学教学研究意识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够组织和指导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获得积极体验。

5.1 [德育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内容与方法。掌握中学生心理辅导技能,参与中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5.2[班级建设]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班级组建、活动组织、中学生成长指导、与家长沟通合作等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素养。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养成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6.1 [学科育人]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初步掌握数学学科育人的内容与方法,具备结合数学课程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的能力。

6.2[活动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养成规律,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具有结合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综合育人的初步体验。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7.1 [发展意识]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适应教育发展需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7.2 [反思能力]具有反思意识,掌握一定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在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反思。

7.3 [创新意识]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利用批判性思维探究、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有效沟通交流技能。获得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的体验。

8.1 [团队协作]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活动的体验,具备学习共同体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8.2 [沟通技能]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技能,能够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师德优秀

培养目标2素养综合

培养目标3 教学力强

培养目标4全面育人

培养目标5终身发展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三、开设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教学环节)

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指导

6.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7.1

7.2

7.3

8.1

8.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M

M

L

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M

L

M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M

M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L

大学英语(1234

H

L

M

大学体育(1234

H

L

H

军事理论

M

L

M

H

计算机应用基础

H

M

M

形式与政策

H

H

M

M

大学生心理与健康教育

H

M

普通话

H*

齐鲁文化

H*

L

M

通识选修艺术教育类选修模块

H

M

H

通识选修体育健康类选修模块

H

H

通识选修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模块

H

M

通识选修自然科学类选修模块

L

H

基础与发展心理学

M

L

L

H*

教育学原理

H

H

M

L

M

M

M

教育心理学

M

H

L

H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H*

H*

L

L

M

M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H*

H*

M

M

M

基本功选修模块

H

H*

学生管理选修模块

H*

H*

H*

H

教学能力选修模块

H

H*

H*

H*

教学研究选修模块

H

H

数学分析I-III

H*

L

M

H

高等代数I-II

H*

L

M

H

解析几何

H*

L

M

H

常微分方程

H

L

M

H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H

L

M

H

专业导论课

H

M

H

H

大学物理

H

M

大学物理实验

H

M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H

M

实变函数

H

L

M

H

复变函数

H

L

M

H

近世代数

H

L

M

H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

M

L

H*

H

M

H

基础模块(泛函分析、微分几何、拓扑学)

H

L

M

应用模块(计算方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运筹学基础)

H

L

M

专业拓展选修课

H

L

M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H

H*

H*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H

H

入学与安全教育

H

M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L

M

H*

就业创业指导

L

M

H

专题劳动教育

H

劳动周

H

毕业论文(设计)

H

H

H

H

H*

H*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H

H

H

H

H

教育实习

M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教育见习

H

H

H

H

H

H

教育研习

H*

H

M

         毕业要求

第二课堂

实践教学课程

1.师德规范

2.教育情怀

3.学科素养

4.教学能力

5.班级指导

6.综合育人

7.学会反思

8.沟通合作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6.1

6.2

7.1

7.2

7.3

8.1

8.2

思想素质养成

H

M

M

L

政治觉悟提升

H

M

M

L

文艺体育项目

H

H

志愿公益服务

H

M

创新创业指导

M

H

实践实习实训

H

M

M

技能特长培养

H

数学学院第二课堂

H

M

H

H

M

M

H

注:H”表示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高、“M”表示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中等、“L”表示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低,标注“*”表示课程与毕业要求关联度最高。


四、课程设置

(一)主干学科

数学

(二)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I-III、高等代数I-II、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

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校内公益劳动、中(小)学教师优质课例网络研修、教育见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三)各环节学时学分比例

课程类型

学时

学分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最低修读要求

总学分

理论

实践

课程类型占总学分比例(%)

备注

通识

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704

496

208

40

40

29

11

23.8%

学分比例:

28.6%

48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

128

128

8

8

8

4.8%

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160

160

10

10

10

5.9%

学分比例:

8.9%

15学分)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80

64

16

5

5

4

1

3.0%

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560

528

32

35

35

33

2

20.8%

学分比例:

50.6%

85学分)

学科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416

336

80

26

26

21

5

15.5%

学科专业拓展选修课程

288

272

16

18

18

17

1

10.7%

学科专业实践课程

6

6

6

3.6%

集中实践课程

68

68

16

16

16

9.5%

学分比例:

9.5%

16学分)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课程

4

4

4

2.4%

学分比例:

2.4%

4学分)

合计

2404

1984

420

168

168

122

46

100%

五、修读要求

(一)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毕业标准与要求

修完本专业规定的毕业学分数并符合学校规定的其他毕业要求,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准予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数为168学分。

六、教学计划进程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考核方式

学分要求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总学分

理论

实践

通识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0001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48

32

16

3

2

1

1

考查

00011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必修

48

48

0

3

3

0

2

考试

0001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48

32

16

3

2

1

3

考查

0001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80

48

32

5

3

2

4

考试

00011006

大学英语1

必修

48

32

16

3

2

1

1

考试

00011007

大学英语2

必修

48

32

16

3

2

1

2

考试

00011008

大学英语3

必修

48

32

16

3

2

1

3

考试

00011009

大学英语4

48

32

16

3

2

1

4-7

考试

00011011

大学体育1

必修

32

16

16

1

0.5

0.5

1

考查

00011012

大学体育2

必修

32

16

16

1

0.5

0.5

2

考查

00011013

大学体育3

必修

32

16

16

1

0.5

0.5

3

考查

00011014

大学体育4

必修

32

16

16

1

0.5

0.5

4

考查

00011015

军事理论

必修

32

32

0

2

2

0

2

考查

00011010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不计入周学时)

必修

32

16

16

2

1

1

2

考查

等级证

书管理

00011005

形势与政策

(不计入周学时)

必修

32

32

0

2

2

0

1-8

考查

详见具

体方案

00011016

大学生心理与健康教育

必修

32

32

0

2

2

0

1

考查

00011019

齐鲁文化

必修

32

32

0

2

2

0

5

考查

00011017

普通话

必修

学生

自主

考查

合格证

书管理

通识必修小计

704

496

208

40

29

11

通识选修课程

课程开设包括校内公共选修课程和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包括“艺术教育类”“体育健康类”“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四个模块。

选修

四个模块不少于8学分的选修课程,其中每个模块选修的学分不得低于2学分。体育健康类《武术》课程为所有学生必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须修满2学分“自然科学类”模块中的课程;理科类专业的学生须修满2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模块中的课程。

考查

预设定

8学分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00061001

基础与发展心理学

必修

32

32

2

2

3

考试

00061002

教育学原理

必修

32

32

2

2

3

考试

00061003

教育心理学

必修

32

32

2

2

4

考试

00061004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必修

16

16

1

1

4

考查

00731010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必修

48

48

3

3

4

考试

教师教育必修小计

160

160

10

10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00762001

教师书写

16

8

8

1

0.5

0.5

2

考查

基本功模块

每个模块至少选修

1

个学分

累计至少

5

个学分

00762002

教师语言

选修

16

8

8

1

0.5

0.5

7

考查

00762003

现代教育技术

选修

16

16

1

1

7

考查

00762004

中学德育原理

选修

16

16

1

1

5

考查

学生管理模块

00762005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选修

16

16

1

1

7

考查

00762006

中学生心理辅导

选修

16

16

1

1

7

考查

00762007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

32

16

16

2

1

1

5

考查

教学

能力模块

00062001

中(小)学教师优质课例网络研修

选修

32

32

2

2

6

考查

00762008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16

16

1

1

7

考查

00762009

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

选修

16

16

1

1

8

考查

00762010

中学数学案例教学与评价

选修

16

8

8

1

0.5

0.5

8

考查

00762011

初等数学研究

选修

16

16

1

1

5

考查

教学研究模块

00762012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研究

选修

16

16

1

1

8

考查

00762013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选修

16

8

8

1

0.5

0.5

8

考查

教师教育选修小计

80

64

16

5

4

1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00721001

数学分析I

必修

96

96

6

6

1

考试

00721002

数学分析II

必修

96

96

6

6

2

考试

00721003

数学分析III

必修

64

64

4

4

3

考试

00721004

高等代数I

必修

96

96

6

6

1

考试

00721005

高等代数II

必修

64

64

4

4

2

考试

00721006

解析几何

必修

64

64

4

4

1

考试

00721007

大学物理

必修

48

48

3

3

2

考试

00721008

大学物理实验

必修

32

32

2

2

2

考查

学科基础小计

560

528

32

35

33

2

学科专业核心必修课程

00731001

专业导论课

必修

16

16

1

1

1

00731002

常微分方程

必修

64

64

4

4

3

考试

00731003

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

必修

64

32

32

4

2

2

3

考试

00731004

实变函数

必修

48

48

3

3

4

考试

00731005

复变函数

必修

48

48

3

3

4

考试

00731006

近世代数

必修

48

48

3

3

4

考试

0073100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必修

64

48

16

4

3

1

5

考试

00731008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

必修

64

32

32

4

2

2

5

考试

专业核心小计

416

336

80

26

21

5

学科专业拓展

选修课程

00782001

泛函分析

限选

48

48

3

3

5

考试

基础模块

00782002

微分几何

限选

48

48

3

3

7

考试

00782003

拓扑学

限选

48

48

3

3

7

考试

00782004

计算方法

限选

48

48

3

3

5

考试

应用模块

00782005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限选

48

32

16

3

2

1

7

考试

00782006

运筹学基础

限选

48

48

3

3

7

考试

00782007

数学分析选讲

选修

48

48

3

3

5

考查

任选至至少

9学分

00782008

高等代数选讲

选修

48

48

3

3

5

考查

00782009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选修

16

16

1

1

7

考查

00782010

应用数理统计

选修

32

32

2

2

7

考查

00782011

图论及其应用

选修

32

32

2

2

7

考查

00782012

数学专业英语

选修

32

32

2

3

7

考查

00782013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

限选

32

32

2

2

8

考查

00782014

金融数学

选修

32

32

2

2

8

考查

00782015

初等数论

选修

48

48

3

3

8

考查

00782016

数学方法论

选修

32

32

2

2

8

考查

拓展选修最低小计

288

272

16

18

17

1

集中实践课程

基础性实践课程

00071101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必修

2

2

1

考查

00071102

入学与安全教育

(不占周学时)

必修

0.5

1

考查

00071301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必修

18

1

2

考查

00071302

就业创业指导

必修

18

1

6-7

考查

劳动教育课程

00071106

专题劳动教育

必修

32

2

3-4

考查

00071107

劳动周

必修

4周

1-7

考查

学科专业实践课程

00071501

毕业论文(设计)

必修

12-18

6

7-8

答辩

0007230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选修

36

2

2-5

考查

00073501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选修

1

1-7

评阅

综合性实践课程

00071306

教育见习

必修

1

1-7

评阅

00071305

教育实习

必修

18

8

6

综合

考核

00071307

教育研习

必修

0.5

1-7

评阅

自主学习与创新创业活动(4学分)

00072401

学术科技与技术研发

选修

学分认定

00072402

志愿服务

选修

学分认定

00072403

创新创业竞赛

选修

学分认定

00072404

文化艺术与体育活动

选修

学分认定

00072405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选修

学分认定

集中实践小计

68

22

00081001

思想素质养成

必修

详见《齐鲁师范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管理办法》

4

1-8

第二课堂由学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和认定学分

最低修读学分4学分。

政治觉悟提升

必修

文艺体育项目

必修

志愿公益服务

必修

创新创业指导

必修

实践实习实训

必修

技能特长培养

必修

第二课堂选修不设最低修读学分要求,所获学分可依据所属专业第二课堂学分互认置换办法置换相应学分,上限不超过6学分。

第二课堂实践小计

4

七、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课程学分互认办法

根据《齐鲁师范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管理办法》,制定了《数学学院第二课堂学分互认管理办法》学生利用第二课堂自主学习,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得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可置换专业选修课和其它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上限不超过6学分

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和置换课程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可置换学分课程

可置换学分

1

本专业教研科研成果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1

2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社会实践与调研

0.5

3

创新创业竞赛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创业指导

1

4

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班主任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书写、教师语言

1

5

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比赛

毕业论文(设计)中教学设计环节

3

6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毕业论文(设计)中毕业论文环节

3

八、学业考核与毕业条件

(一)学业考核

1.理论课

1)通识理论必修课,由任课教师或相关部门进行考核,考核方式由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学院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综合考核达不到及格要求(或不足60分)可以补考一次,补考后仍不合格必须重修。通过证书认定学分的课程由教务处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认定。

通识理论选修课,对学生所选课程进行考核。武术课程为所有学生必选,由任课教师进行考核,不合格的进行重修。其他选修课程为学生自行选择,不合格者重新进行选择,不计入不合格门数,在毕业前完成规定的课程门数和相应学分即可。

2)学科专业理论课

由任课教师进行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依据是作业、课堂表现、过程性评价等方面。期终考试以笔试、总结、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具体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考核成绩不足60分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2、实验课

   实验成绩考核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应有评分标准,试题能够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3.实践实训和集中实践类课程

实践实训课,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或实施方案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教育实习、见习、研习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包括师德体验、教学能力、班级指导、学会反思等方面的分项考核,并形成综合性评价结果。单项成绩如果有达不到合格层次的,综合成绩即定为不合格。教育实习、见习、研习不合格者必须重修。

集中实践类课程由负责组织实施的部门进行考核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学分认定。

4.毕业论文

   按照《齐鲁师范学院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数学学院毕业论文改革方案(试用稿)》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行考核。

(二)毕业条件

学生毕业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修课程最终成绩全部合格;

2.达到规定学分要求;

3.符合学校规定的其他要求并经教学委员会审核通过。

九、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

参照《齐鲁师范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制订了《数学学院关于毕生生跟踪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与方法》、《数学学院关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方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制度与评价方法》,详见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