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讲讲考研“知心话”|王雅哲、王文康: 墨染春秋磨铁砚,心传灯火照云程

    来源: 日期:2025-06-13 阅读:

    数学学院考研优秀学子王雅哲

    江苏师范大学

    学科数学

     

    1、如何确定想要学的专业和想要上的大学,如何选择目标学校

    我考研的专业选择学科数学。当我选择专业时,从三个问题来分析:对于数学理论的学习是否扎实?能否在日后持续保持对数学理论的浓厚兴趣?以后的就业方向以及规划大致是什么?

    在确定专业之后,根据我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最终选择了高等数学。然后在研招网上进行查询学校的信息,仔细罗列。按照喜欢的城市以及考题的难度与自己的适配情况,还有我对数学专业的热爱,最终选择了江苏师范大学。

     

    2、备考所用的资料、跨考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于自命题科目的资料,其次与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进行联系,从而取得目标院校的一些专业相关资料。而对于统考科目的资料,可以与考研的朋友一起收集、共享。

    在跨考这一方面,其一,对于不熟悉的领域,有一些畏难情绪是在所难免的,应该调整心态,稳住自己。其二,在学习时应该尽可能调整自己的思维,既要保持数学的理性思维,又要培养自己的感性思维。就我来说,在学科数学的备考中,要用理性进行逻辑的复盘,更要用感性去同自己对话,这样才能真实的了解自己学了多少、学到多少。其三,跨考的具体情况只有自己知道,对手只有自己。那么只和自己比进度,只求超越昨天的自己即可。

     

    3、是否需要报考研冲刺班,要什么时候准备

    就我自身而言,根据自身的情况即可。我在考研的初试复试环节都有自己的考研搭子。我们共同学习、进步,进行资料的共享,关键信息的提醒…所以我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学院自习室自主学习。

    至于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在3月份就要进行专业的大致选取,并进行英语科目的学习。专业课在4月份就要按部就班的学习。7、8月份要有条不紊的进行专业课的部分模拟,所有学科有侧重点的同步进行。9月份根据心仪的几所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以及院校试题,最终敲定目标院校。10、11月份进行二轮复习。12月份再次进行查漏补缺,稳住心态。

    4、当遇到压力时释放的方式

    备考路上,压力如同影子般如影随形。每当感到焦虑难当时,我总习惯与好友倾诉,甚至在楼道里大哭一场,将情绪彻底宣泄。这些看似 “浪费时间” 的瞬间,实则是为身心按下 “重启键”,让我能以更清醒的状态回归学习。而在这一次次的情绪起伏中,他们成为我最坚实的后盾。

    感谢的人

    我想感谢辅导员刘婕老师,在备考期间情绪低落,刘婕老师都会耐心的开导我鼓励我,给予我充分的情绪价值以及可行的解决办法。在复试期间,刘春晗院长和秦宝侠老师,总是给予我一些专业的指导和情绪的支撑。还有老爸老妈每日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我还想要感谢我的“考研好搭子”杨宇曦。他会在冗杂的信息中精准的提取我所需要的东西;在我怀疑自己时,他会安慰我鼓励我,带我出去散心;在我面对不理解的题目时,他会耐心跟我讲解;在我浮躁时,委婉的指出我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感谢没有放弃的自己。

    数学学院考研优秀学子王文康

    烟台大学

    数学

    1. 实习与考研并行时,如何平衡学习进度?

    实习期间时间零散,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比如午休、下班后的1-2小时,用APP刷英语单词、听徐涛政治网课;周末集中攻克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基础课的薄弱章节。同时,制定每日学习清单,优先完成核心任务,如数学例题推导、英语长难句拆解,保证每天有实质进展。

    2.英语备考中,长难句学习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我跟唐静老师课程,先学习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如找主谓宾、识别从句类型;每天精析2-3个真题长难句,翻译后对照解析修正逻辑错误。同时,将复杂句子摘抄到笔记本,每周复盘,通过反复拆解提升语感,后期阅读和翻译题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3. 政治备考起步晚,如何高效抢分?

    10月开始政治确实紧张,我先倍速听徐涛网课搭建知识框架,同步刷肖1000题标记错题。11月跟曲艺老师的选择题技巧课,总结干扰项规律;大题背诵选择曲艺20题,分模块记忆核心话术,结合真题答案模板练习套题。虽然没背肖四,但通过技巧训练,选择题得分仍保持在35+。

    4.专业课真题如何有效利用?

    我将烟台大学15-20 年真题按章节分类,先在强化阶段分模块练习,熟悉题型套路;冲刺阶段进行全真模拟,严格计时答题,分析错题暴露的知识点漏洞。对比发现,真题重复考点占比超60%,所以重点突破高频题型,如数学分析的极限证明、高等代数的矩阵变换,考试时遇到类似题目就能快速解题。

    5.备考中断后如何快速找回状态?

    8月回家半个月后,数学知识遗忘严重。我先花3天时间重做基础课笔记例题,唤醒记忆;再用思维导图梳理章节逻辑,标记遗忘的公式和定理。同时,制定追赶计划,将每天学习时间延长1小时,优先补完专业课进度,通过 “复盘 + 刷题” 双管齐下,两周内基本恢复到中断前水平。

    6.如果备考,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从3月起启动复习,提前完成数学基础课学习,避免后期赶进度;其次,杜绝长时间中断,即使外出也保证每天完成基础学习任务,如背单词、刷10道数学题;最后,复试准备前移,初试结束后立即收集目标院校复试资料,提前练习英语口语和专业课综合面试题目。

    同学们,考研从不是 “完美主义” 的竞赛,而是 “不放弃” 的坚持者的盛宴。根据王雅哲和王文康所做出的分享,带着这份 “在缝隙里生长” 的力量,继续在考研路上披荆斩棘。此刻,或许你们正处于备考的关键阶段,或是在压力中寻找出口。请一定要相信:每一份坚持都有意义,每一次突破都在靠近光亮。就像数学中的极限理论 —— 只要方向正确,步步累积,终能趋近心中的理想值。请相信:那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终将在某个清晨,汇聚成照亮前路的曙光。

    供稿:心理安全部

    初审:王亚东

    复审:李钰茜

    终审:郑延亮